- 更多分站 - 热推信息 - RSS - XML 欢迎光临商丘加源特色院官网网站!
招生热线:0370-2792525
联系我们Contact us
全国咨询热线0370-2792525

商丘加源特色院官网

招生热线:0370-2792525

学院邮箱:562614120@qq.com。

新校区: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木兰大道商鼎路交叉口北300米路西

您的位置:首页>>加源资讯>>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加源特色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商丘技师学院—加源特色院项目部 发布时间:2021-11-18 11:18:26点击:9465

信息摘要:

 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论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推广应用的必然性,并就实际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环境与资源,把教学和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和企业生产相同或相似的教学环境,按照就业岗位群需要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展开教学内容,并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工学结合就是基于生产的学习和基于学习的生产,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思想。通过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接受职业训练与指导,培养必需的职业素养,又可促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新的工作。[1]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是一种课堂教学同企业实践、顶岗工作分段或有序交替、学用相长的培养模式,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二、工学结合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
  1.由职业教育的自身本质决定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线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技能性知识必须在实践中才能有效获得,传统的人才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习实训很少,更很少去校外工厂企业实习,学生见识贫乏,动手能力差,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竞争力弱,不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用人单位满意度较低,这显然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走工学结合之路,不仅能使高职院校办学始终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岗位需求,更重要的是能使高职教育与工作变化、岗位职业变动始终融为一体。职业教育本质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与工作、与职业融为一体,专业建设、课程设置,都要与工作实践、职业岗位紧密结合。学生的工作实践、职业技能培养本身就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学结合对强化高职教育特色具有本质性意义。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
  2.由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决定
  职业教育从诞生开始,走的就是工学结合的道路。经验表明,成功的职业教育,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出现在工学结合实施较好的和地区,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美国的“合作教育”,都是成功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学徒制,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注重学生的工学并进,都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方式。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工学结合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强调,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指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入改革,并明确地指出工学结合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和根本出路。
  三、工学结合实现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原有教育观念,贯彻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
  全体职教工作者是职业教育改革直接实施者,只有全面转变观念,并能自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钻研、认真贯彻,工学结合模式才能真正开展落实、才能取得成功。大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通过各种方式,如培训、交流、学习、调研、顶岗轮训等,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将转变观念作为职教改革的要务,以思想的转变促进办学机制的转变。
  2.改变教师知识结构,建设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不但要擅长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擅长技能性知识的指导。我院依托企业办学的优势,由企业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使现有教师具有双师资质;另一方面,学院从企业调入、聘用具备实际工作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充实教学队伍,从而建设了一支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技能型教师队伍,保证了工学结合模式的顺利实施。
  3.配套实践设施场所,确保技能培养的贯彻实施
  职业教育是一种就业导向的新技术岗位及能力教育,突出的是技能本位和实践性原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系列实践条件来保障。按照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要求,遵循职业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环境必须要和工作环境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不应只是简单的实习,应具备对外生产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与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更能促进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完全处于社会化环境之中,从事生产型和服务型的技术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素养。
  4.完善教学体系制度,保障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课程体系的建设、配套制度的完善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要站在历史责任、科学发展观和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依托企业或者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按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科学地规划课程体系。相应的配套制度是工学结合实施的保障,具有工学结合的特色,符合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教学观。这些制度应包括:专业建设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职业技能资格制度、顶岗或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现场专兼职教师聘任与考核制度、教师顶岗轮训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
  四、工学结合的优越性和灵活性
  学生进入企业,结合专业进行训练与生产,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可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制度、管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帮助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为今后顺利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工学结合可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职业院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与人才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和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只有工学结合,才能创造出技术教育工厂化、车间化的真实环境与职业氛围,才能构建师傅与学徒式的技术教育传递链条,才能得到实际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经历与体验,以及企业文化、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感受与培养。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社会实践,拓展了知识面,加强了纪律性和合作精神,端正了劳动态度,提高了竞争能力和独立处事能力。企业还可为学生提供就业安置机会。
  工学结合会促进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要依托企业培训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广泛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条件允许的职业院校可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兼职,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实现人才的双向交流。当今时代,岗位变化、技术升级非常快,只有依托社会特别是企业,统筹社会资源,才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建成一支适应时代需要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工学结合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彻底转变,使教学更讲求实效。工学结合要求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必须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突出本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
  五、工学结合在我院的实践
  我院以创办示范校为契机,对全体教职工进行轮训,使工学结合的理念与具体操作方法深入人心。并在专家、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各项方案、计划、制度,为工学结合的全面实施做了思想、技术准备。依靠政策鼓励、企业扶持与自主筹措,我院建设完善了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石油工程实训基地、化工实训基地等实训场所,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功能上,都能保证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同时,与相关企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拓展了校外实习的空间,充分利用了现场资源。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院已经深入展开,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发挥出了工学结合的独特作用,已经获得广泛认可。
  六、结语
  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接受并实施。虽然具体的操作过程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阻力,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已得以充分展现,其应用推广已成一种必然的趋势。

商丘技师学院—加源特色学院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给学生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利益:

(1)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5)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6)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本文标签: